次日一早,以金桂为首的小姑娘又来到了李小寒家,这次还多了两个不好意思的姑娘。
“她们两昨天原本也想来的,只是刚好不得空,便今日来了。”金桂笑吟吟解释道。
其实两小姑娘是不好意思,她们知道得晚,怕人太多打扰了李小寒,回去之后跟金桂一打听,小寒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还欢迎她们第一天过去,今日便跟着上门来了。
“来了,欢迎欢迎。姐姐妹妹们来得刚刚好,今日帮我搭把手,我想做个新鲜东西。”李小寒和李荷花抬着几块木板,看着在忙碌,一点都不见外的说。
“什么东西?我们要做什么?”金桂等人好奇问道,李小寒要做的东西呀,总觉得会很新鲜。
“暂时保密,做出来才告诉大家。”李小寒神神秘秘的说道,“姐姐们帮我把这木板打磨光滑了,小心手,别被刺到了。”
“来,木贼草在这边,已经泡开了,大家自己拿一束。”李小寒放下木板,又端着一盘杂草过来。
这个时代的木贼草,又叫节节草,一般木匠用来打磨家具用的。
她以往也不知道,现代都是机器抛光,偶尔自家用也是磨砂纸,李小寒正愁着呢,李贤东便给她说了木贼草。李小寒才知道有这么方便好用的东西,而且这木贼草还特别容易保存,只要晒干放好,要用的时候泡水膨开就可以了。
果然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
“哦,原来是这个,先前我一叔家建房子,请隔壁村的木匠过来打窗户,我正说着好眼熟呢。”金桂先想起来了,“只是当时不好意思问,只看了几眼。”
也有一些姑娘没有见过的,毕竟木工活,默认好像就不是姑娘们感兴趣的范畴——但实际上,姑娘们对于自己能动手,个个都摩拳擦掌。
李小寒已经跟李贤东请教过,如今便像模像样的给大家做指导,“先拿块破布隔着手,别弄伤了手,然后抓一把木贼草,这样用力擦就可以了。”
薄木板是昨天下午李贤东抽空给她们锯开的,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好,李小寒想一想,干脆自己来。再说,她不是还有帮手嘛,有什么能比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更能学到东西呢。
果然,几个姑娘都不是娇贵人,大家一起,利落的挽起袖子,拿起木贼草,很快把这四块薄木板打磨好了。姑娘们平常是做惯了活计的,心又细,虽然一开始有些许不熟练,但是很快便找到了诀窍,最后的成果是光滑平整,木板一点都不刺人。
“我说,想不到咱们做得还挺好的。”金桂摸着这光滑平整的木板感叹道,“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织布绣花的功夫呢。”
“嗨,咱们有什么不能做的。”未等李小寒说话,李荷花便一旁笑着插话道,“今年我爹还向我请教怎么种番椒来着。往日我爹在田地里多权威呀,分家后就他说了算,不也得来请教我种番椒。”
“何止你爹请教你,全村大小老爷们全来请教你种番椒。我们都佩服到不得了。”梨子等人笑说道。
“我其实是师父教的,要说厉害,还是师父厉害,师父教整个府城的人做白蜡呢。我都不敢想。”李荷花感叹说道。
“对。”众姑娘认同道,种番椒还在众人认知的范畴内,毕竟跟其他庄稼也差不多嘛,但是做白蜡真的像凭空生成的一样。
“其实白蜡也很简单,起码比养蚕简单多了。你们看我们的祖先把蚕种都放家里养了,在树上养点白蜡虫,然后采点蜡丝回家蒸出蜡来算什么。”李小寒笑着很平静的说,“所以我们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不会,不要一开始想着这不适合女孩子做,只有试过了,才知道能不能做得好。男人女人都是人,怎么就这么多男人能做的女人不能做的。要承认男人的力气更大,但也要看到我们更加灵巧对不对。”
“对,是这个理。”李荷花对师父说的话无条件捧场。
至于其他的姑娘,从生下来便听说男女不一样,一时半会还没有反应过来,没有人接话,李小寒也不强求,继续说道,“木板磨好了,接下来我们给木板涂色。”
说完李小寒拿出早准备好的糯米粉、墨条,李荷花帮忙磨墨,李小寒则拿着一个空碗,将磨好的墨水和少许糯米粉搅拌均匀,然后拿出破布团成小团,往刚刚的模木板涂墨色。
姑娘们一会儿看向李小寒,一会儿看向李荷花,李小寒一本正经的说道,“嗯,两个人先帮荷花磨墨,剩余的人帮我,待会再轮过来,大家都熟悉整个流程,以后都心里有底啦。”
“哎。”姑娘们眼睛一亮,应得特别的慎重。
约莫半个时辰后,这木板两面颜色都上均匀了,为保证质量,李小寒他们还涂了两遍,就是这墨,磨得有点多了。
“刚好,我下午要写字,还免了我磨墨的功夫。”李小寒十分高兴的说。
姑娘们松了一口气,这墨水没有浪费,又高兴了起来。
李荷花倒是有点奇怪,没听说她师父说下午要写字啊,最近不是一直在缝衣服的吗?不过师父做事,徒弟少问。
涂黑了木板,放在一旁晾干,李小寒又拿来一些石灰和石膏——还是来自于酒坊,因为酒坊有时候要用石灰消毒干燥,不然怕滋生蛇虫鼠蚁。
把石灰石膏加水搅拌成浆,然后倒到劈成两半的再合起来的细竹枝中,等差不多快凝固之后,再把竹枝掰开,把手指粗长的石灰棍子拿出来晾干。
忙忙碌碌到了差不多中午,大家做了好几十只石灰棍子,统统都放在小簸箕上等待晾干。
“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忙完了,喝着茶,吃着点心——这次王氏没有给大家拿府城昂贵的点心,而是何大娘自己做的,姑娘们终于敢放开来吃了,看着院子里这些从来没有见过东西,众人心中好奇已经到了姐姐。
吃完点心,眼看着差不多到午饭的时间了,再留下来就失礼了,姑娘们怎么好意思,就想着回去之前起码掀开这个谜底,个个眼巴巴的看着李小寒。
李小寒还是神神秘秘的样子,“还没有成呢。大家明天过来,我再告诉大家。”
“成吧,那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再过来看。”最稳重的金桂带头说。
“记得大家都要过来啊,要一个不漏的。”李小寒叮嘱道,停了一会,又补充说道,“大家若是有其他活计要做,也可以拿来我家做呀。大家一起干活热闹。”
都是农家姑娘,哪里有空天天过去邻居家呆着半早上不干活的,村里的妇女,多半是一边闲磕一边干些纳鞋底缝补衣服的活计,就这还是轻松的了。
果然,李小寒这话一出,姑娘们笑得更欢了,“哎,我们知道了。”
第一天早上,姑娘们果然又来了,金桂是带着自己的手帕绣框准备来绣手帕的,梨子等几个姑娘是背着半篓子的棉花带着棉花梳过来梳棉的,还有剩下的姑娘带着旧棉衣来的,快要入冬了,家里的小孩子的旧棉衣可以放宽两寸,入冬了就可以穿。
大家都是准备来这里干活的,感觉轻松了不少,平日也是在家里干活,如今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活计没有耽搁,大家也更亲香了。
来到李小寒家,最显眼的是昨天涂黑了的木板已经钉在了一起成为一块大板子,竖立在堂屋里的案桌上。
大家找地方坐下来,放下各自的东西,然后好奇问道,“小寒这是做什么?”
李小寒手拿着昨日那石灰做的白色粉笔,站在一旁,笑吟吟的说道,“我知道各位姐姐妹妹们的心意与所想,如今我们便来试一试吧。如果失败了,我们所损失的也不过是昨日花费的些许功夫,如果有所得,即使所得再微小再短暂,也是很好的。”
说完李小寒转过身,然后拿着那白色粉笔,在那黑色板子上写下了第一个字,李。
“这是李,上木下子,是平山村李氏一族的李。”
然后继续往下写,金桂,“这是金桂姐的名字,金是金子的金,最好的了,桂是桂花的桂。”
“梨子,这是梨子姐的名字,梨子,是非常甜蜜的一种水果,大家都很喜欢。”
“青苗,青苗妹妹是春天生的吧……”
最后一个黑板上,按照昨日大家称呼的排序,李小寒独自写下了六个名字,然后方转过身来面对大家,“好了,这就是大家的名字,大家先认一认,待会我再一个一个教啊。”
“哪里是什么甜蜜的水果呀,只是我家里山地种的梨树最多,爹娘便给取了梨子。”梨子最是激动,语带哽咽,“原来梨子是这么写的呀。我爹只记得一个李,梨字都写错了。”
“别哭,多好的事情啊。”金桂最是稳重,说着别哭但是却带着颤音,“今日我还能看见各位妹妹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呢,说不准以后,小寒不是说了吗,能学多少便是收获多少。”
“是呀。所以大家别当天大的事,活计也别耽误了,不然干不完的活,这以后便没有以后了。”李小寒笑着说道。
前世听老人说,建国初年的时候,扫盲都是在田间地头做的,学字都是晚上干完活书识字能得到肉眼可见的利益比如工作的机会等,这才推广开来。
可是李小寒这个呢,能得到的重视可能只有小姑娘们的一时心思,这还是在李兰花的惨烈案例下一时刺激起来的,时移日转,再刺激的东西,也会慢慢淡去痕迹。
李小寒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到底有多少个姑娘能坚持下来,多少姑娘家里能支持。
毕竟来这里的小姑娘,小的已经十一岁了,大的跟自己一样,十五岁了,她们极大可能承担着家里一部分的家务:喂养家畜、照顾弟妹、下厨做饭等,甚至农忙时会帮忙下田,能不能长期坚持,说也说不准。
而且也有外力的动摇,比如家里不赞成,自己年纪到了及笄了相看人家了,每日耗费了许多时间却看不到成果等。
前方困难重重,其实李小寒并不是很抱有希望。
只是,即使如此,李小寒也希望自己去试过,努力伸出手,回应此刻的呼唤,未来才不会因此而辗转不安。
因此,李小寒说完别耽搁活计,自己便拿起自己那一件缝了两天,也没有缝了多少的衣服做起了针线。见她这样,金桂开始打开了自己的绣框,梨子从背篓里拿起棉花开始梳棉,其他也开始干起来自己的活计。
只是,金桂的绣花一开始并没有很顺利,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小黑板,偶尔还失神弄扎伤了手。
李小寒有点奇怪,金桂应该认识自己的名字才对啊,慢慢的才发现,金桂看的是其他人的名字,这个最成熟稳重见识最多的姑娘,想要认下今日所有的字。
李小寒心中叹息一声。
再看梨子,梨子梳棉倒不怕扎伤手,而且她也没有金桂那么重的心思要看完全部人的名字,所以她只看着自己的名字,偶尔还比划一下,然后笑得越来越开心。
像梨子这样的姑娘还是大多数。
看着这样,李小寒也认不住跟着开心起来,不管怎么样,能记住自己的名字,这一刻的欢乐也是真的。
“哎呦,我这脑瓜子有点乱,这字看起来就像线一样?”
“哈哈,看多几遍,你先把它看个面熟。然后你再问问小寒。”
“对,问我。”
……
前院堂屋里渐渐恢复了人气,后院里何大娘和王氏在说悄悄话。
“一姑娘在教村里的小姑娘们认字呢。看起来特别认真的样子。”何大娘借着干活的样子,已经路过瞄了好几会。
只是虽然说看起来特别认真的样子,何大娘心里却当这些小姑娘们是一时的兴起——读书认字啊,那是男人的活计,女人又不能科举,平日也用不到,学来没有什么大用处。像她这样年纪的人,最朴实不过了,要她说,多学点厨下针线的功夫,才是过日子的道理。
不过女人一辈子,也就是做姑娘的时候,才有这么些开心的日子了。能不能顶用,也没什么关系,厨下针线,嫁人以后大把的时间去磨。
王氏倒有点怔怔然,然后才笑道,“起码能看明白个房契地契也是好的。”
“那倒也是。”何大娘附和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