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65章 占城稻熟!
最新网址:“严惩张汝舟等一干科举舞弊者!”
“废除两浙路举数入官!”
当汴京传来噩耗,严惩科举舞弊者并没有出乎一众士子的意料,毕竟任何朝代都不能容忍科举舞弊,更甚者还有不少士子对此欢呼不已。
然而当废除两浙路举数入官的命令传来的时候,整个两浙路一片哀嚎。
两浙路本就文风鼎盛,赶考的士子络绎不绝,然而每年考中举人人数固定,落榜的自然极多。
很多士子都在想着如果屡次不第,还能有举数入官这一条路,然而因为张汝舟的科举舞弊案,这条路也彻底断绝。
“都怪邪医范正,若非他来到两浙路,李清照又岂能发现张汝舟的科举舞弊案!”不少士子愤然之余,不由将矛头对准范正和李清照。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就算没有李清照,还会有其他人发现张汝舟的丑事!”一个士子心灰意冷道。
他相信天下隐瞒举数入官的绝非一路两路,然而最倒霉的张汝舟碰到了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让其瞬间找到了张汝舟的破绽,因而牵连整个两浙路。
就在两浙士子万马齐喑的时候,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邪医范正变法两浙科举制度。
“童生、秀才、举人!”
当所有士子听到范正变法科举的方法,不由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邪医范正既毁掉了两浙路科举,竟然又为两浙路科举找到了一条新路。
相比于华而不实的举数入官的政策,范正变法中对秀才和举人优待才是看得见摸着着,非但让士子的社会地位大增,更能让士子钻心科举。
哪怕是最低级的童生,也只需在各县参加科举,无需再如之前一般,跑到遥远的杭州城,考上了自然皆大欢喜,考不上非但落榜,还名利双失。
童生的设置可以让大部分士子在年轻的时候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让其认识到学问上的差距,有的继续努力,有的则差距太大趁早转行,避免耽误时光。
如此巧妙的三级设计,考上哪一级,就能享受哪一级别的待遇,可以说兼顾到每一个士子。
“我等素来得知邪医范正爱出邪方,如今的两浙路三级科举设计,却是堂堂正正的正方,可比之前的解试好多了!”
不少士子看到通告,满意的点了点头。
原来的科举耗时耗财不说,考不上还将家里拖穷,就算是最吸引人的举数入官的优惠,也不过是画大饼而已,能够考上的人屈指可数。
而却更加费钱,毕竟前往杭州科举考试,已经让不少家庭承担不起,更别说前往更加遥远的汴京,那几乎是掏空家底的豪赌。
“可是秀才和举人的待遇虽然不错,但是目前仅仅在两浙路作为试点,万一朝廷通不过,朝廷不承认怎么办?”一个士子担忧道。
一个老儒生冷哼道:“朝廷不承认又如何,只要在两浙路,在杭州府承认即可。”
反正解试一下都是地方各路负责,他们乃是两浙路的士子,又不用去其他地方科举,只要在两浙路推行,他等就能享受到这些优待。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可比虚无缥缈的举数入官强得多。
果然随着变法科举制度的公告发出,两浙之地的士子大为赞同,毕竟任谁都知道哪怕进京赶考,他们也难以功成,还不如享受秀才的待遇,更别说还有担任夫子的生计。
哪怕有寄托举数入官的士子不满,然而两浙路毕竟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再加上秀才和举人看得见的利益,也只能认命。
“大人英明!此策一出,两浙路的士子必将对大人感恩戴德。”包康感叹道。
范正自从到了两浙路之后,从官员阳奉阴违,民间对其怒斥奸臣,到如今整顿官场,树立权威,从今以后,范正在两浙路必将如臂使指,一言九鼎。
范正朗声道:“我朝科举取士虽然是历朝历代之最,然而每年录取的名额有限,相比于庞大的考生,科举之路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与其造成严重的拥堵,自然不如层层提高水平,避免天下士子浪费时光。”
“大人为天下士子考虑,下官佩服!”
包康感叹之余,心中却是五味泛陈,想当年他也是醉心科举的士子,可惜屡试不第,再加上家道中落,再也无力负担科举庞大的花费,最终选择放弃科举,成为一名绍兴师爷。
范正点了点头道:“本官已经来两浙路数月,总算站稳了脚跟,是时候一展抱负了。”
“一展抱负!”包康不由眼神一闪。
范正已经掌控了整个两浙路,寻常官员自然要放松了,只等三年任期已过,继续升官发财即可,而范正这才开始一展抱负!
“你也知道以本官的官位和资历,能够担任一府知府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如果范某为了升官,只需要在松江府凭空建起上海城,其功绩足以拜相封侯,为何官家却顶着群臣反对,偏偏任命范某为两浙转运使。”范正直言道。
“莫非…………”
包康心中一动,天下皆传,范正乃是奸臣,仗着皇家的宠爱和宰相父亲,持宠而娇,官家破例任命其为转运使,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是呀!
大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官家根本做不到一言九鼎,若非有特殊原因,恐怕这道旨意根本过不了中书省,三大宰相为了天下大局,也不可能通过任命,哪怕是他的父亲是范纯礼。
毕竟范正想要升官,根本无需破坏规则,再加上范正很年轻,在此路,他根本无需走捷径。
“莫非范大人前来两浙,另有重任!”包康眼睛一亮道。
范正点了点头道:“不错,你可知道摩尼教!”
“摩尼教!”
包康不由一震,霍然抬头看向范正,他没有想到范正前来两浙的目的,不仅仅是上海城,也不仅仅是占城稻,更重要的竟然为了摩尼教!
包康点了点头道:“属下略有耳闻,摩尼教乃是两浙地区民间流传的宗教,据说来自西域波斯的拜火教分支,在两浙之地称之为摩尼教。”
“接着说!”范正继续示意道。
“摩尼教在民间传播,所吸收的大多都是民间的穷苦百姓,宣扬信徒吃素,在民间并无为恶之事呀!”包康皱眉道。
范正冷笑道:“并无为恶之事?单单吃素这一条,就已经违背天伦,和医家理念相悖。”
包康想了想道:“吃素违背天伦,可是佛家不也讲究吃素,为何朝廷不打压佛教。”
范正反驳道:“佛教的确吃素,但是佛教却可以出家,不用生育,而摩尼教的信徒却不禁婚嫁,一个正常人只吃素,不吃肉,其身体迟早出问题,如今两浙路的夜盲症极为严重,这也是范某亲自前来的原因。”
“夜盲症?”
包康心中一动,不由想起范正关于皇子养猪的邪方,如今通过吃大量廉价的猪肉,最终让开封府的夜盲症绝迹。
“两浙地区本就是苏大学士创出东坡肉的起源之地,本官准备在两浙一带,大力推广养猪业,本官已经邀请申王殿下来杭州来办猪场,相信要不了一年,两浙之地的猪肉必将大降。”范正道。
“猪肉大降!范大人想要让信徒吃猪肉来破解摩尼教的信仰。
包康眉头一扬,顿时明白范正的主意,摩尼教从西域传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信仰,那就是明令禁止吃肉,其中对于猪肉更是深恶痛绝,一旦吃猪肉,那就代表着不洁,将会直接驱逐出教。”
范正点了点头道:“非但是猪肉,两浙之地位于沿海,海鱼同样极为普遍,本官已经下令召集海船,去远海捕鱼,两浙底层百姓贫困,之前吃不起肉,而不是不喜欢吃肉。”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包康同样吃肉,并非吃素,这才明白如今的包康还没有和方腊相识,并未加入摩尼教。
当下,范正这才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如果大人能够让两浙百姓吃得起肉,包某定然全力为大人办事?”包康怦然心动道。
他乃是官宦世家,更是名臣包拯之后,自然明白,想让最贫苦的百姓吃上肉,这乃是何等的困难,如果范正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牺牲一个小小的摩尼教自然无所谓。
范正点了点头道:“我等乃是大宋的官员,自然要让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传令下去,本官在任期间,所有官员评选以民富为主!能够让百姓富裕,本官不吝向朝廷举荐!”
“民富!”
包康眼睛一亮,仅仅以一人之力,自然很难让百姓吃上肉,而范正利用官位作为诱惑,自然可以让两浙所有官员共同努力,定然让百姓能够吃上肉,彻底让摩尼教失去根基。
“民富!”
当范正此言一出,两浙官场不由一片哗然。
一直以来,形容一个官员治理地方有方,通常会用路不拾遗来形容,一旦有如此评价,定然会连连高升。
而谁能想到范正担任两浙转运使,竟然以民富为标准,也就是说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要优先考虑让那些泥腿子吃得饱穿得暖。
“简直是岂有此事,我等乃是父母官,乃是百姓奉养我等,又岂能让官员去奉养那些泥腿子!”杭州知府中,谭洪冷哼道。
“邪医范正向来乱出邪方,此人能够想出民富的标准,想来也不出为奇,而且此事并非没有轨迹,无论是为海商修建的上海城,还是推广占城稻,都是为了钱粮。”一旁的师爷分析道。
“悬壶济世,邪医范正想用医家的理念施政,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谭洪冷哼道。
“悬壶济世!”
一旁的师爷不禁恍惚,这等理念一旦成功,将会是何等的辉煌,然而其他官员也许行不通,但是那可是邪医范正,未尝没有机会成功。
而整个两浙路的官员心中不管如何来想,而表面上却是大力支持,毕竟范正乃是两浙转运使,更是官家身边的红人,决定着他们的升迁。
尤其是松江知府更是心头大震,要知道松江府正在大肆修建上海城,一旦这个天下水运中心建成,松江府必将一飞冲天,那他的官位更进一步,岂不是顺理成章。
然而除了松江府之外,其他官员却对民富无从下手,就在此刻一则消息传来从两浙转运使前来。
“申王殿下决定在两浙路继续推行皇子养猪的邪方。”
“很多养猪之人纷纷跟随前来!”
“两浙路准备发挥沿海优势,大力支持发展海运,还外海捕鱼业,海盐。”
…………………
“养猪,捕鱼!海商!”
最先响应的乃是沿海各县,两浙沿海各县濒临大海,多风暴,经常受灾,担任沿海各县的县令往往是最不得志的,而范正的富民之策则给了他们机会。
再加上外海捕鱼和海盐,以及海运,沿海各县有优势,如果能够得到两浙路的支持,既能富民,又能升官,何乐而不为。
当下,一众沿海各县的县令,纷纷上书,配合范正之策,
然而修建猪场的名声并不好听,这让很多县令颇为忌讳,然而沿海各县的官员已经踏出了第一步,自然无所顾忌,更别说还有皇子养猪的榜样,很快,也将此任务一抢而空。
“启禀大人,大部分的猪场都建在沿海各县。”包康苦笑禀报道,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先响应范正的竟然是最穷的沿海各县。
尤其是猪场需要耗费大量的粮草,他认为粮食最为丰盛的苏湖之地才是上上之地,却没有想到却被对方弃之如履。
“难怪哪怕后世也是沿海各地最先富裕起来,这既和地理位置有关,更重要的还是沿海各地懂得变通。”范正感叹道。
穷则变,变则通,这个道理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千年之后,都乃是至理。
“大人,是否准备对付摩尼教!”包康有些迫不及待道。
范正摇头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对付摩尼教的东风就是占城稻,算算日子,占城稻应该已经成熟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