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学渣被逼考科举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无
最终,记账的程箴仔细算了又算,猛地抬起头,面上同样是难掩的激动,喊道:“一亩地的芋头,共计七百三十斤!”


所有人都盯着程箴,空气像是凝固了般,现场鸦雀无声。


程箴呆了下,禁不住看向程子安。


程子安面无表情,一时看不出什么情绪。


谢县令哆嗦着,嘶声力竭道:“七百三十斤?!”


“七百三十斤?!”


接连二三的难以置信声音响起,怀疑过后,便是兴奋地欢呼。


方老丈蹲在地上,手扶着锄头把,满是泥土皲裂枯瘦的手,不断抹着脸上的泪。


七百三十斤,哪怕除掉泥土,根须,芋头皮,满打满算,至少能净得六百斤的芋头!


在风调雨顺年间,大周鱼米之乡的江南,一亩地,或者一亩稻田,最高粮食产量也不过三百七八十斤。


这三百七八十斤,还要除掉七成到八成的壳。芋头的皮只有薄薄一层,无需晒干,一百斤洗干净的芋头,有九十五斤能吃。


程子安看着他们的欢欣鼓舞,他当然也高兴。


芋头绵软易消化,营养丰富,产量高。


程子安不清楚在粮食产量低的年间,为何没能当做主食大力推广种植。


除了不易保存之外,程子安估计还有别的原因,他跟着下了一段时日的地,了解到芋头喜欢湿润肥沃的土壤,有些干旱之地,灌溉难,不适合种植。


除此之外,定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病虫害,芋头种的更新换代等等。


谢县令急急凑上前,拱手道:“恭喜程知府,贺喜程知府,这可是天大的功绩啊!程知府将此事写折子禀报朝廷,圣上定会龙心大悦,程知府凭着此功劳,就能被铭记千古!”


高县令伍县令他们不甘落后,谄媚地上前,纷纷恭喜道贺。


程子安对这种做派作风,感到很是眼熟,那股喜悦一下就没了,惟余无尽的悲凉。


好大喜功,祥瑞,溜须拍马,升迁,高官厚禄。


程子安实在没心情搭理他们,对方老丈道:“继续挖,分开地段计数,看哪种地的产量最低,哪种最高,最后分析缘由。你们,”


他看向跟来的各县种地好手,“你们前去学习,有不懂之处就问,方老丈,你们将所知道的,悉数教给他们。”


大家又被震惊了,这可是芋头,高产的芋头,能填饱肚皮的芋头,哪能就随随便便教给了这些种地的庄稼汉?


何况,还没回禀给朝廷,要是被别的州府得知了去,这份功劳岂不是被抢了?


就是要教,也要教给能信任之人,让他们签卖身契,赏赐他们几个大钱,自己的庄子先耕种,赚了功劳,再赚大钱!


谢县令损失了大笔的银子,他还有庄子,打算让佃农们都将田地全部拿来种芋头,顿时急了,上前一步,道:“程知府,此事不妥啊!”


程子安面色冰冷,道:“我知道你的不妥,功劳与钱财还没赚到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传了出去。”


谢县令愣住,既然程子安都清楚,他为何还这般做?


程子安瞥了谢县令一眼,朗声道:“你们听清楚了,耕种小麦的地,明年依旧耕种小麦,不许全改种芋头。”


伍县令道:“下官知晓程知府谨慎,打算一步步来。可下官不明白,既然程知府做了此种打算,为何又让我们来学习?”


程子安道:“让你们来学习,是要让你们将空置,比如河滩,沟渠边的空地利用起来。除此之外,要拿出一部分田地做试种,不同土壤,施肥,虫害等等,皆要如实记录。看最后的收成如何,以及种植一两年之后,土壤会变得如何,再做详尽的安排。芋头并非突然出现,以前为何没能到处都种,这里面肯定有缘由。你们谁能保证,只要种芋头,就能得到丰收?要是收成不好,土地还被种坏了,到那时,你们要如何收场?”


众人那颗火热的心,被程子安兜头的一盆凉水下来,浇灭了大半。


程子安眼神扫过去,厉声道:“要是贸然大范围种植,就是一个字:死!”


大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


谢县令耷拉下了脑袋,想了想,装着胆子道:“程知府,休说云州府,就是全大周的粮食亩产也就这般了,好不容易得了高产的芋头,还不一定能成。程知府,来年的欠税,莫非还要问我们自掏腰包补齐不成?”


程子安淡淡道:“你们只要不伸手,拿不该拿的,朝廷那边,我自会顶着。”


听到程子安表了态,大家心头微松。


程子安总不会在云州府做一辈子的知府,他们就算升迁无望,待到程子安调离之后,再想法子就是。


中午就吃烤芋头,程子安让村民选了挖坏的芋头,在地头分开几个火堆,将芋头扔进去烤。


芋头烤熟之后香喷喷,软糯可口,众人坐在树荫下,吃得还挺欢快。


宁县令坐在了程子安的身边,他也不怕烫,连着吃了两个芋头下肚,咂摸着嘴里的滋味,感慨地道:“以前下官也吃过芋头,房前屋后会种上几颗,平时拿来添一碗菜吃,谁都没想拿来替代米面。下官觉着,程知府考虑得周全,里面定有缘由。下官先前在一旁看着,虽都是河滩边,不同的地,收成不一样,有高有低。大周天下如此大,就是云州府,土地也一部样,遇到天干一些,种小麦还能有几颗收成,种芋头就不一定了。”


程子安道:“宁县令观察得仔细,我也是这般考虑。除了土地之外,还有种子,芋头不好保存,朝廷常平仓需要粮食储存,以应对各种饥荒,打仗等等。圣上与朝廷都会有考量,种植芋头,我打算拿来填补一部分粮食短缺的问题。三台县也如此,宁县令你要多看这些,以后回去酌情让百姓栽种。”


宁县令应是,忧心忡忡道:“既然芋头不好保存,到了来年,地窖存储的芋头种,不知还能剩下多少,可够耕种?”


程子安也不清楚,沉吟了下,道:“不行的话,就从南方气候炎热之地购置种子。”


大周最炎热之地,当属于与南召接壤的吉州,离云州府约莫有五千里的路途。


宁县令道:“吉州府不一定种植了那般多的芋头,加之路途遥远,送过来路上会坏掉不少。这运来的种子价钱,只怕得要天价了!”


程子安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道:“要做几手打算,保证有足够的芋头种子。从吉州运来的芋头种,就算价钱高,我相信第一年,收成肯定还不错。银子不能吃,芋头能吃,眼下不能计较成本。另外,云州府也要想法子,能有足够的芋头种,比如温棚,一茬茬耕种,来年的种子就有了。”


世家豪族的庄子有温棚,京郊亦有,大冬天能吃到水灵灵的新鲜菜蔬,比燕窝鱼翅还要金贵,都是钱财换来。


宁县令听到程子安要将银子花在发给百姓的芋头种上,斟酌了下,终是忍不住问道:“程知府,这般多的钱财,府衙可承担得起?”


程子安道:“这些都在芋头坏掉,不够明年种子的前提下做出的预计,今年先搭温棚,种上一批,柴禾花销少,不算太贵。地窖存储芋头坏掉的话,明年也能得出一些经验,改善储藏的方法。”


百姓的经验丰富,远超过农书上的记载。识字的百姓极少,一辈子都没看过农书,他们照样会看天气,知道在何时耕种,收割。


以前没人重视过他们,向他们去学习,诗词策论文章中,遍寻不着能真正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连续收了两天的芋头,程子安算了下平均亩产,大致在六百五十斤左右。


选出坏掉与母芋头,其余的全部储存在了地窖中。


各县县令回了辖下,将本县好的芋头收集起来存储,作为来年的种子。


另一边,向百姓拿了饱满的小麦,前去临近的州府换种子。


程子安则马不停蹄,前去了党山县,亲自勘察后,再次写了折子进京。


承庆殿内。


圣上放下手上的折子,抬头看向躬身肃立在一旁的许侍中,呵呵笑了几声。


许侍中不敢抬头,道:“圣上可是有吩咐?”


圣上恼怒地道:“你瞧这个程子安,成日尽给我生事。云州府好好的十一个县,他偏生要拆掉,变成九个县!”


朝堂上的事情,许侍中从不敢多言,闻言只是赔笑。


圣上再拿起吏部呈上来的派官名册,脸色阴沉了几分,道:“怪不得如此,云州府真是成了香饽饽啊!”


放下派官名册,圣上低头沉思,这时,章尚书请求觐见。


圣上传了章尚书进来,对着见礼的他摆摆手,望着他手上拿着的折子,问道:“可是程子安又来信了?”


章尚书应是,双手恭敬地将折子递上,道:“臣收到了程县令递来的折子,恐程县令那边有急事,赶紧前来转交给圣上。”


圣上哼了声,“程子安能有什么急事,云州府今年的秋税,可是一颗都未上交!”


章尚书因着程子安,对云州府颇为关注,讪笑一声,替他辩解道:“云州府今年亦未向朝廷请求赈济,程县令功不可没啊!”


圣上瞥了眼章尚书,将折子外套着的信封打开一瞧,脸色难看至极。


这些狗东西,前脚刚查过常平仓,云州府的前知府因此被罢官,他们竟然不怕死,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


云州府虽然穷,常平仓里面还是存有约莫五千石左右的存粮。


这些存粮,是真正的救命粮。


程子安前去接手常平仓,里面的粮食,只剩下了不到一百石。


又被硕鼠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