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被朱标的反问顶撞得一时语塞,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如此极力地坚持分封诸王,最终只是为了朱明江山万世一系罢了。
自己的嫡长子竟然公开与自己叫板!
眼见得朱元璋半晌没有反应,朱标提高声调说道:“那儿臣斗胆直陈分封古制。”
“你说、你说!”朱元璋强撑着龙椅的扶手站了起来,强忍着愤怒,“太子,你今日必须给咱说个清清楚楚!”
“分封古制肇始于周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后,诸侯僭越,竞相争霸,更有楚王问鼎,终成春秋、战国乱局。”
“西汉刘邦再行分封,大封同姓为王,诸国拥兵自重,骄横跋扈,终致七国之祸!”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为藩屏帝室,分封同姓王二十七人。晋惠帝即位,幼主孱弱,皇族林立,觊觎大位,企图攫取朝纲,终酿历时十六年的七国之乱。”
“唐前期有玄武门之变,唐末藩镇专权,尾大不掉,一场安史之乱激起的农民起义,活生生拖垮了大唐!”
“元朝大肆封王,亲王、郡王、奉国中尉……,滋生繁养,竟有几十万之巨!”
“元朝镇守关中的皇子忙哥剌将商贾之征、农亩之赋、山泽之产、盐铁之利,通通收入囊中。横行地方,搜刮盘剥,残害百姓,终致自取灭亡!”
“儿臣敢问父皇,父皇遵的是哪朝的古制?”朱标如数家珍般将这些统统道出,长吁了一口气,似乎还有意犹未尽之意。
太子殿下性格温顺,事事都遵照上位的旨意。众大臣平日哪里见过太子殿下敢公开与上位顶嘴,且句句引经据典,有理有据,都不由自主地点头赞许着。
“呃!”朱元璋眼瞟向赞许太子言论的大臣,毫不掩饰心中的不满。
这帮家伙,咱还在龙椅上坐着呢,赞许归赞许,这么明显好吗?
点头赞许的大臣见上位凛冽的目光射来,都紧张地赶忙低下了头。
朱元璋也被今日朱标的反常举动怔住了,他哪里想到自己这个视如珍宝的儿子竟然如此强烈地反对自己分封诸王,被朱标的一番言论顶撞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朱标见父皇对此并没有出言制止,以为父皇也开始认同自己的言论,继续出声禀道。
“第二害,分封诸王,供养宗室子孙,势必会造就一群庞大的只知道坐享俸禄的寄生虫,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导致百姓困苦,最终天怒人怨!”
此言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又是一阵叹服之声。
朱樉、朱棡、朱橚、朱棣等一众皇子瞠目结舌,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怎么一转眼自己成了大哥口中的乱臣贼子、寄生虫了呢?
朱标从后世而来,他曾仔细研究过明朝各朝藩王的人数。
洪武年间宗室人口58人,永乐年间增至127人,正德年间增至2945人,嘉靖年间增至8214人,到万历二十三年达到惊人的157000人!
“第三害,分封诸王,势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兼并土地,最后激起民变。”
朱标继续正色道。
朱元璋听到罢,满面怒色,双手紧攥,压低声音问道:“分封一事,除太子殿下外,谁人还有异议?”
“陛下,这事不用再议了。”李善长眼见形势不妙,急忙奏道,“上位您乾纲独断,分封还是不分封,您下旨即可!”
“陛下当慎重!”文官中闪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中书右丞杨宪执朝笏出班奏道,“太子殿下所言皆是前朝故事,似有合理之处。”
“勿要听信谗言,影响陛下与太子殿下的父子深情!”
杨宪不失时宜的加了一句。
杨宪作为朱元璋为吴王时的亲信,因办事干练,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一路升迁,洪武元年出任中书参知政事,次年升任中书省左丞。
而深谙世事的他,自然要在现任皇帝朱元璋和未来皇位接班人朱标之间做权衡,因而杨宪的回答模棱两可。
“杨左丞偏偏要扮演和事佬。”身为中书省掌门人的李善长自然要打压一下身为自己下属杨宪的风头。
“杨大人的意思是在质疑陛下的决断吗?”李善长脸上一脸阴鸷的问道。
“相国大人莫要诬陷属下”杨宪眉宇一横,摆出一副撕破脸皮的架势,“陛下乃臣之君父,属下一片赤胆忠心,安敢质疑陛下。”
说到动情处,杨宪竟潸然泪下。
“相国大人挑拨陛下与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又安得是什么心?”
“老夫可未曾说过杨大人不忠不孝不义呀。”李善长冷冷地说道。
“微臣胸膛中怀着的是对陛下的不二忠心,对太子殿下的爱戴护佑。”
对于杨宪这个曾经担任检校,深受陛下重用的中书省新秀,李善长已经明显能够感觉到他所带给自己的威胁。
“相国大人言重了,杨大人单就分封古制自述己见。”
“皆是为大明社稷计,言语上有些问题,也情有可原。”
一直静静关注朝堂上形势的御史中丞刘基看到自己的门生杨宪被李善长打压,出声维护道。
“刘中丞执掌御史台,肩负监察百官之责,今日韩观以下犯上,杨宪杨大人咆哮朝堂,又该当何罪?”文官队伍中胡惟庸出班气势汹汹地向刘基发难道。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实在看不下去了,便站起来大声喝道:“都给咱住口!朝堂之上,目无君王,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微臣不敢!”文武群臣立刻呼啦啦跪倒一地,齐声道。
随即,朝堂众人立即噤了声,在朱元璋凌冽的目光下,噤若寒蝉,后背都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请父皇保重。”站在皇子队伍中的朱棣恭谨地劝道,“皇兄和朝臣既然反对分封,使得父皇雷霆震怒,忧心忡忡。”
“那这亲王之位,儿臣宁可不要!”
话音刚落,朱棣身旁的诸位皇子一脸诧异,心中忍不住骂娘,你真高尚、真伟大,拿众兄弟的亲王之位博取父皇对你的另眼相看。
“棣儿最深得咱的心呀!”朱元璋对朱棣的回答甚是满意。
随即朱元璋将目光移向朱标,眸子一翻,冷冷地盯住他,森然道:“标儿,你还有什么话说?”
“儿臣希望父皇收回册封成命。”朱标噗通一声跪倒,咚咚咚三个响头。
“韩观,你呢?”朱元璋向一直跪伏在地的韩观发问。
“微臣万死不改初心,乞求陛下收回成命,微臣甘愿以死明志!”
韩观因长时间跪伏,再加上年龄老迈,声音带着一丝的沙哑和发颤。
“微臣心甘情愿做咱大明的晁错!”
西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导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组织联军兴兵向朝廷构难。
为了平息诸国怒火,景帝将晁错斩于东市。
韩观说完,抬头一瞥,正好与朱标的眼神交汇,四目相对。
确认过眼神,彼此都是对的人!
韩观此时有了极大的信心,身为皇位继承人的朱标是他最大的底气。
而他本人也将会被记载于史书之上,写道“洪武四年,御史韩观冒天下之大不韪,死谏圣上,舌战群臣,终使陛下断分封诸王之念。”
想到这里,韩观布满皱纹与汗水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这是身为御史官的骄傲!
朱元璋踌躇几息,喟然一声叹息,满是疲惫的身躯向龙椅后背一靠:“咱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吧。”
听到朱元璋终于听取了自己的谏言,朱标与韩观都松了一口,长时间的紧绷状态一下子得到释放,两腿松软,不禁颤抖起来。
杨宪也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已经打算退朝后向太子殿下邀功了。
李善长和胡惟庸则看到太子党全面胜利,神色瞬间颓废下来。
只有刘基喜怒不形于色,紧紧地察觉着似乎不太正常的形势。
朱元璋用一只手艰难地扶着御座一侧的扶手起身,朝着殿后的内室方向走去。
“退朝。”太监李顺还未将这两个字说出口。
只见听朱元璋那伟岸的背影传来一句,“得其所愿,将御史韩观廷杖杖杀。”
“陛下……”韩观的天瞬间塌了下来,眼睛一阵晕眩,支撑不住,身子直直倒了下来。